为提升学生的网络安全意识,有效防范信息泄露与被“开盒”风险,历史文化学院于3月20日在21AT05召开了大学生网络安全教育会议。本次会议由辅导员康博仁主持,历史文化学院党委副书记黎哲、辅导员郑甜甜出席会议,以及历史文化学院学工团队全体成员共同参与。
会议伊始,康老师详细介绍了信息泄露与被“开盒”的概念及危害。开盒行为是指通过非法手段获取他人个人信息,并在网络上公开曝光,严重侵犯他人隐私,给当事人带来极大的精神压力和生活困扰。而信息泄露不仅会导致个人被精准诈骗,还可能被用于非法网贷等犯罪活动,给个人财产和名誉造成难以挽回的损失。
随后,康老师分享了多个相关案例,这些案例让同学们深刻认识到信息安全的重要性。此外,康老师为同学们提供了一系列实用的防范措施,首先,在日常上网中,要谨慎保护个人信息,不随意在不可信的网站或APP上填写身份证号、手机号、家庭住址等敏感信息;其次,不轻易点击来路不明的链接和二维码,避免下载未知来源的软件。同时,在社交平台发布动态时,要注意隐藏个人隐私信息,避免通过照片、文字等暴露过多生活细节。如果发现个人信息有泄露风险,应及时采取措施,康老师还强调,若发现有人进行开盒等侵犯他人隐私的行为,要及时向学校保卫处或公安机关报告,共同维护安全有序的网络环境和校园秩序。修改密码、联系相关平台进行账号保护等。
会议最后,康老师鼓励同学们将所学的防信息泄露与防开盒知识分享给身边的同学和朋友,以点带面,提升整个学院的信息安全防护水平。
此次会议的召开,极大地增强了历院同学们的信息安全防范意识,希望同学们能将所学运用到日常生活中,切实保护好个人信息安全,共同抵制信息泄露与开盒等不良行为。安全教育干货满满,大家一定要牢记,带着安全奔赴美好未来!